看完這一篇文章(http://goo.gl/mpQk1n ),有些論點覺得有些似是而非的。首先,以李蒨蓉的事件與「社會高所得族群」畫上等號,個人認為就是一個假議題。文中,「權貴」、「階級」以及「社會地位」的定義為何?並沒有一個很明顯的立論,這是讓人覺得憂心的地方。讀完之後,只會覺得「富有」=「社會地位」=「權貴」=「李蒨蓉之流」,但是這個社會真的如此嗎?其實不是,我因為工作的關係,雖然自己家中既無恆產,也無恆財,但是有幸可以跟一些稱得上「真正富有」階層的人士們成為朋友,就我個人的觀察,這些人就如同我們普通人一般,可以去一家家庭理髮店剪頭髮,一剪幾十年。可以去一家看起來油油髒髒的小吃店,一吃兩三代。可以一輛老Toyota一開十幾年,搭高鐵買自由席。他們走在路上,完全無法想像他們這些人家有億萬家產,卻是低調到不行。勤勤懇懇、努力不懈的工作。甚至有些人,從爺爺開始就傳下來,要賺錢就要賺慢錢,寧可讓周圍的人先賺,他們賺到了,自然大家也就都能賺到了。從他們的身上,可以理解到,用腦袋賺錢、用誠信賺錢、用努力賺錢很重要。
但是不能否認的,有些富裕層,的確金光閃閃,耀眼奪目,說話卻是毫無邏輯、粗魯無禮,於是我們的社會卻慢慢地出現一種聲音:「你看,有錢人就是這個樣子」使得真的有錢人變得更低調了,他們希望永遠不要被發現,所以社會的樣貌就被誤認為「一個台灣兩個世界」,一個世界是高調炫富,賺快錢的「有錢人」另一個世界是站在台下,看著舞台亮麗耀眼,卻苦尋不著上台階的庶民百姓。這兩端的人,恰巧互為表裡,卻又是聲音最高調,裝飾最亮眼。所以當我們翻開報紙,看到的是這兩派人馬的相互表演,但是台灣真的有那麼差嗎?或許不盡然吧。
留言列表